十個月(36-40週)
母體變化

隨著寶寶進入骨盆,宮底下移,直腸及膀胱壓迫增加,排尿次數增多,便秘、腰腿痛症狀更明顯,但胃腸及心臟受壓的症狀減輕,食慾會好轉;子宮不規則收縮次數增加;子宮頸變軟。


嬰兒變化

胎兒約50公分,體重約2900-3400克。在懷孕的第37-42週期間,任何時候他都可能出生。

胎兒已經發育成熟,能夠在母親體外生存。他長滿頭髮,並下降到骨盆腔內,以頭朝下的姿勢縮起來,膝蓋緊挨著鼻子,大腿緊貼著身體,準備出生。寶寶變大,子宮內的空間越來越小,胎動會減少。


營養補充

1.多補充DHA。

2.建議每天應補充2-3杯媽咪奶粉。

3.要補充比中期更多的蛋白質(牛奶、蛋、魚、肉、豆類)與蔬果類。

4.減少含糖份的食物攝取。

5.為控制體重,降低動物性脂肪攝取,改以植物油替代(植物油是提供人體所需的必須脂肪酸很好的來源。


檢查項目

  • 1.每週到醫院做一次定期檢查
  • 2.一般健康檢查 :測尿蛋白、尿糖;量血壓與體重。
  • 3.問診:有無不適症狀。

給媽媽的話

熟悉產兆,準備入院待產。

1.輕腹感:通常初產婦在產前2-3週,因為胎兒和子宮均開始下降進入骨盆,胸腹部不再受子宮的壓迫,所以孕婦會感覺呼吸比較順暢,腹部也有輕鬆感覺,經產婦則比較不會出現輕腹感。

2.陣痛:一天內可感覺子宮規律收縮(初產婦每10分鐘陣痛一次;經產婦每15-20分鐘陣痛一次),子宮變硬6次以上,表示真陣痛開始了,即要入院待產。

3.見紅:子宮頸的微血管破裂而流出少量血液,形成帶血的分泌物由陰道流出,通常會在見紅後24-48小時內開始生產。

4.破水:包裹胎兒的羊膜破裂,使羊水自陰道流出,稱為破水。此時請立刻入院待產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2007 的頭像
    G2007

    夾心餅乾的history

    G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